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57章 大乱之始

崇祯六年十月,由朱由检签发,内阁加印的改革新政一路下发到地方,刚刚平静没几天的大明再度陷入到动荡之中。

首先便是均田令,人均分田十亩,分谁的田不言而喻了吧。而如今的大明天下,土地兼并严重,无论是大地主,还是中小地主,还是商贾,都在想尽办法的兼并土地,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骚操作,企图逃避赋税徭役。

然而当代很多人对明朝的政策是有误解的。有明一朝,士大夫阶层从来就没有过免税这个特权,《大明律》规定的税收政策非常明确,也很简单,只有田税,商税,户籍税三种,后来增加了一个海关税(市舶司的活计)。

至于网上传的关税(各地设立的关卡),钞关,以及各种苛捐杂税,那都是地方私立的,严格来说,违法!嗯,皇帝设的钞关也违法…

田税和商税都是三十税一,可以说朱老八建国之时,那是真一视同仁,给大家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。老朱的态度很明确,管你是谁,你特娘的只要有土地,都必须给我老朱纳税!所以明朝的官员从一开始就必须要缴税!

事实上,官员享受的那个政策叫优免则例,这东西免的不是赋税而是杂役!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考上功名了,你就和一般的屁民不一样了,成为了有身份屁民了,那你就不用和一般的屁民一起去给衙门端茶倒水,像清理河道,给县老爷抬轿子之类的有失体面的活,老朱我都给你免了。

但老朱家的油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揩的。你是哪个品级,能免多少,人家都给定的死死的,那必须不能超!

官员们干不过朱老八,所以在洪武时代那是老老实实的,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,官僚士大夫集团势力越发膨胀,而老朱家的继承人却越来越不给力,这原来不是特权的特权,就给官僚集团玩出花来了。

首当其冲就是对明朝田税的基石--鱼鳞图册下手。隐瞒田亩和人口,成为地主阶级逃税避税的主要手段。

鱼鳞册是老朱以黄册为基础,下令地方丈量田土绘制而成,因该册带有图示,清晰画出了土地的形状、界限与归属,描绘详细,状如鱼鳞,故称鱼鳞图册。《大明律》规定鱼鳞册每年审查一次,每十年则要彻底清查一次,以便政府掌握真实的土地数据。洪武二十六年,田亩在册数亩,而到了宣德元年,田亩在册数仅为亩,短短33年时间,在册田亩竟消失了一半,与之对比的是,在册人口数由洪武二十六年的人下降到了人,仅下降了百分之十四左右,就问你爽不爽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