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9章 君信臣忠两不疑,一人之下高力士

天色已晚,大明宫之中灯火通明,恰到好处的光芒将大明宫照得宛如白昼,而大明宫外有不少军中好手巡逻,只因在这之中有这个天底下最为殊荣尊贵之人。

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(634年),占地面积约3.2平方千米,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,前朝以朝会为主,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。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(外朝)、宣政殿(中朝)、紫宸殿(内朝),内庭有太液池,各种别殿、亭、观等30余所。

无论是王公贵族,还是妃嫔侍女,若无帝王召见绝不可私自进入大明宫,否则以下犯上之罪论处,是妥妥的死罪。

身为大唐当代皇帝的李隆基如今正在紫宸殿前堂批阅奏折,他的桌前照明之物不是吞吐火焰的油灯,而是一颗释放着柔和光芒的巨大夜明珠。

那颗夜明珠是罗公远进贡的,据其所说取自东海青龙故居龙宫,有无光自亮,润眼不伤的功效。

他手中批阅奏折的毛笔是那宣州诸葛氏家主亲手打造封山之作的“诸葛点山笔”,属于兔毫笔的一种。

宣州盛产名笔,也盛产知名笔匠,最有名的是诸葛氏。

宣州诸葛氏,是世代制作毛笔的工匠世家,他们在东晋就有很高的制笔水平,到唐代更是天下闻名。

好笔只能需要配名墨,李隆基所使用的墨是上党郡上供最上等的松烟墨“上党松心”,这种墨一年只产区区数十两,尤为可贵。

就连李白在年少游历之时有幸买下一小块,也对其爱不释手,这些年来只在李月圆婚礼那天用过而已。

身为天下共主,李隆基自然有资格用这绝佳的墨宝,只是他看了一眼桌上摆的那个夜明珠之后,轻哼一声,就连手上的力气都变大了些,笔锋分叉,墨水四溅。

若是被天底下热衷于收藏文房墨宝的文人们见到这一幕,一定会心痛不已,抚首长叹。

“陛下可有何烦心之事?奴才自当效劳。”

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突兀出现在李隆基不远处,他身穿象征着地位的紫色蟒袍,身长六尺五寸,只是他一出现就是一副跪着的姿态,对李隆基毕恭毕敬到了极点。

他虽然是一个宦官,但也是李隆基最信任的人,他名为高力士。

景龙年间,李隆基在藩国,高力士倾心侍奉,获得李隆基恩宠相待。

高力士到唐隆年间(710年)因平定韦后之乱有功,晋封为太子太保,李隆基便表奏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